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西安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凉皮,会是西安下一道“网红美食”吗?

2019/6/14 6:18:19发布108次查看
五一小长假,有的在家宅了四天,有的人堵在景区或者回来的路上,当然,作为劳动人民的节日嘛,自然有人还在劳动咯〒▽〒。
今天过完就要迎来为期六天的苦痛煎熬,所以我们今天还是聊点轻松的,聊聊城市中那不可辜负的一口美食。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有人说,中国文化就是吃饭吃出来的,中外知名的文化人——苏东坡,一篇《老饕赋》让后人知道什么是走到哪吃到哪,一句“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让我等俗人知道什么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老饕赋》说得明白些就是《食客赋》,如果要面子,讲得好听些,那就是《美食家赋》,用现在文艺界爱用的说法就是《我,一个精致的,孤独的,吃货》。
当然在吃上面,东坡居士留下最知名的那道菜——东坡肉,每次也让我这个老饕恨不得拿馍把汤汁也一扫而光。
乾隆皇帝作为清朝的霸道总裁,他曾经六次下江南,留下的不只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在吃之一道上,乾隆给江南美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要知道现如今几乎所有的江南小吃,基本都打着乾隆微服私访时吃过都说好吃的旗帜,比如:南京的六合猪头肉,苏州的松鼠鳜鱼,杭州的鱼头豆腐,宁波的石锅鱼,无锡的小笼包,地名不详的叫花鸡……
乾隆一生不仅六下江南,还四次西巡,四次东巡,将各地美食纷纷纳入“乾隆吃了都说好”系列。马伯庸画过一副乾隆迷路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北至黑龙江,西至四川,南至广州都留下了乾隆探索美食的身影。
▲乾隆迷路图(马伯庸)
至于真假...
只要吃到好吃的了,大家也就没必要刨根问底了...

民以食为天。
出去旅行,虽然不能像乾隆皇帝一样给各地小吃带来名人效应,也不能像东坡居士吃完还能吟诗一首传唱千古。
但是来都来了,我可以不喜欢历史古迹,不喜欢走街串巷,作为大吃货帝国的子民,只有把当地美食吃个肚圆才能甘心嘛!
搁到咱们西安,在吃货帝国也是一座赫赫有名的美食城市。远的不说,但从影响力上,美食类型的公众号随便介绍几家西安好吃的馆子,阅读都要好几万,底下还带着清一色的好评,感谢编辑推荐等等。
我们这些吭哧吭哧分析城市发展到掉头发的编辑只能羡慕的期望,也能有免费吃喝的那一天。
扯远了,回归正题。
要说起西安的饮食文化,可以说同这座城的历史一样久远,专家研究过后表示,西安饮食文化开创于周秦,兴盛于盛唐,比如“羊肉泡”,有人说是秦代就有,是秦朝的礼馔,也有人说是唐代伊斯兰教传入长安后才有。
西安的“凉皮”早在秦朝就有,“锅盔”则在周代就有,称为“文王锅盔”,在现今在城市和乡村依然十分普遍,也很受人们欢迎。宋朝的“水晶饼”如今不但在卖,而且市场越做越大,诞生于民国时期的“樊记肉夹馍”,如今更是陕西的一大名吃。
在民间,这种饮食文化可不管历史有多久,显得更加接地气一点,同样也是音乐之城的西安,无数音乐人创造出一首首歌颂西安美食的歌曲,也为油泼面、biangbiang面们的传播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较于烂大街的《西安人的歌》,我还是喜欢黑撒乐队的那首《陕西美食》。曹石和王大治的陕派rap听着就让人想美美的咥一碗大碗宽面。
“早上起来 我饿得上气不接下气
揣上票子穿上大衣出门打个的
大街上到处都是一股香风辣雨
要吃饭 论美食还得数咱们三秦大地!”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相较于各大公众号搞出来的羊肉泡馍、胡辣汤等西安极具地域特征美食的排行榜,其实每个西安人心中都已属于自己的no.1,也许是街边的苍蝇小馆,也许是老西安人不屑一顾的专骗外地人的馆子。
西安人对于美食坚持,也让无数占据黄金地段的餐馆不断变换着大王旗。不管你是百年老店,还是网红新馆,吃过一次不好吃,生冷倔蹭的西安人这辈子都不会再踏入第二脚。
不过西安的饮食文化,也实在是带着点缺憾。
浇灌八大菜系的陕菜始终打不出自己的名声,打出名号的小吃却又带着西北人实在的特性,碗大量多,肉多面多,比如朋友来西安玩,进回民街后不到十米,肚子就让一个腊牛肉夹馍填的实实在在。
要知道一座城市的旅游经济中,饮食消费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像我们这样的北方大肚汉,跑到南京夫子庙,能从街头吃到街尾,40多的包子一个人就能吃两笼;去成都重庆,随随便便一个火锅人均也得一百多。
2018年初成都搞得“火锅文化月”,通过线下万人同吃火锅,线上征集吃火锅视频、发布宣传歌曲等方法,在15天中总共实现销售近十亿元,实在让西安羡慕不已。
回到咱西安,得,两碗葫芦头一份梆梆肉还不到一百,俩人都吃撑了。
太过实在,不容易在异地改良,是很多西安传统美食的缺憾。不过这个小小的缺点在凉皮、肉夹馍面前并不值得一提。
肉夹馍因其口味好,认知度高、口味趋于南北通吃,及最重要的快餐特征,如今已经走出陕西,甚至在纽约时报的饮食推荐专栏也占据一席之地,可以说是西安重要的对外美食名片,及易于扩散的美食经济。
接下来就是凉皮了。
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凉皮,在各地都有不同的口味,甘肃、新疆都有其不同的做法。但是,大家总归都是认同凉皮是起源于陕西关中地区的,至于到底多少年历史,还是得交给历史学家们。
也正因为凉皮在各地的覆盖广泛,并不拘泥的口味,以及最重要的易制作、分量适中,一份吃完不会撑到走不动道等特性,凉皮具备一款爆款食品的基本特征。
曾经,魏家凉皮、樊记肉夹馍等陕派快餐品牌还带着人们对其走出陕西、走出西安,形成像沙县小吃、兰州牛肉面一样覆盖全国的城市文化名片期望,如今也因为种种原因止步不前。
甚至有专家悲观的认为,陕西文化因其自身的保守特点,导致本地特色品牌多数很难走出去,更难国际化地“攻城略地”。
谁让,西安人不爱离开故土,连火车站都改名“面皮”了...
当然,现在来看,过去西安不懂城市营销,政府层面缺乏有效引导也占据不小的因素。
近两年的西安在抖音等平台爆红,成为举国皆知的“网红城市”,在这其中,大雁塔、钟楼等历史古迹有着基石般的贡献,但总是掀起一波波小高潮的,离不开摔碗酒、毛笔酥等爆款美食。
毕竟,钟楼、大雁塔就放在哪,啥时候看都行,吃的赶不上,也许就吃不上咯。抱着这种心态来西安游玩的旅客不在少数。
凉皮在我看来,也有可能在今年夏天,成为下一个能引起旅游风潮,甚至做到“引进来、走出去”作用的一道美食。

去年,对文化营销最为熟知的开发区——曲江新区,将目光聚焦到凉皮身上。
在初秋的11月,召集西安各家独具特色的凉皮店,在曲江办了第一届“凉皮节”。
说实话,凉皮最热销的季节还是在夏季,毕竟凉皮、凉皮,听名字都很凉快。
谁曾想,在需要穿外套的季节,曲江小试牛刀的“凉皮节”在三天时间里,吸引了超过23万人前来围观,总共卖出了5万多份凉皮。微博话题累计阅读近400万,全网曝光1000万余次。
意外的打好了这张牌。
今年曲江卷土重来,在五一前后这个入夏的季节,继续举办第二届“凉皮节”。
说实话,人.....好像更多了,据说,第一天就卖出去2万多份。整个五一小长假也许能做到突破10万份的好成绩吧。
对于曲江举起的这面“凉皮节大旗”,我们不能说非得和成都的“火锅月”比一比,首先在人均单价上都不是一个量级,没必要硬放到一起关公战秦琼。
他起到的作用更多是加大对外曝光,吸引外地游客前来品尝,以及为凉皮前缀冠以“西安”二字的作用,如果能借此打造出一两家知名品牌,当然能更好了。
一道菜打响一个地方名声的案例真的数不甚数。
在炎炎夏日,大家人手一份凉皮,美美的咥一碗消暑美味的凉皮,夸一句“西安的凉皮真好吃”,有时候可比花成千上万拍出来的宣传片更要吸引人。
诶?不是说轻松的聊聊美食吗?怎么又分析开凉皮、肉夹馍对城市发展的帮助了?
你们看我这职业病犯得,不过也实在不怨我,毕竟那句俗话被人改得好。
“八百里秦川小麦金黄,三千万(碗)凉皮香味悠长”嘛!
不说了,晚饭时间到了,我出门咥凉皮去了!
图片素材来源:曲江新区、曲江文化产业集团...
西安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