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金属3d打印龙头厂商铂力特申请科创板ipo,在审核问询环节,主管部门提了不少好问题,帮助投资者更好了解将要进行ipo的发行人。
问题:
在披露发行人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时,请结合关键技术指标、关键应用场景和核心客户等方面进行客观、具体地披露。
铂力特回答
1、铂力特的竞争优势
(1)人才优势
公司依托国内高等学府优势人才资源,积极吸引先进人才,坚持系统工程的研发理念,通过加强与国内外优秀公司、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学术和技术交流活动,培养了一支人员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专业技能扎实的优秀研发队伍,为公司持续创新和研发提供后备力量。公司研发人员研究方向包括原材料、增材制造工艺、增材制造软件、增材制造设备、电气等方向,保证重点突破且各个方向均衡发展。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116人,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为26.73%;其中研究生学历及以上人员61人,占研发人员的比例为52.59%。
(2)技术与研发优势
公司基于金属增材制造装备、工艺、原材料、设计协同发展,使得公司整体技术实力居于行业前列。
公司自主研发了成形尺寸范围覆盖毫米级到米级的各型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共计3系列10余个型号,涉及激光选区熔化、激光立体成形、电弧增材制造等主流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并实现了设备出口。核心产品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设备的成形尺寸、分层厚度、激光器功率及数量、最大扫描速度、重复定位精度、预热温度、氧含量控制、铺粉效率等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领先产品的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累计销售各类自研金属增材制造设备66台,自研设备生产的定制化产品占比迅速提高,充分体现了公司设备良好的稳定性。最新研发并实现产业化的s500及s600型设备面向航空航天领域大尺寸复杂精密结构件的高效生产所开发,s500型号将产品的成形尺寸提升至米级,s600型设备将产品空间尺寸提升至600mm×600mm×600mm,突破了slm工艺在成形尺寸和表面质量上的技术瓶颈,同时,上述设备采用四光束系统及四振镜联动控制技术,成形效率更高,适合于航空、航天领域大尺寸复杂金属结构整体高效成形,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公司研发团队结合行业工程化应用需求进行了充分的成果转化,形成一批核心技术专利,公司突破了包括多种工业典型应用材料的增材制造技术工艺,各材料性能数据库完备,实现了相关材料制件的高性能、高精度、复杂结构成形,成形零件产品在表面特性、几何特性、机械特性等关键指标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具有“大(成形尺寸大)”、“优(品质优良)”、“特(新材料和特殊结构)”、“精(高精度)”的特点。
公司金属粉末产品具有空心粉率低、颗粒形状规则、粒度均匀、杂质元素含量低的特点,实现了高品质金属粉末的进口替代。
依托于公司在增材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积累,公司形成了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构件一体化结构设计、轻量化结构设计(薄壁化、镂空化结构)、拓扑优化结构设计等先进设计技术,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重点型号的减重设计、一体化设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3)丰富的行业应用及一体化服务优势
截至本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拥有各型金属增材制造设备90余台,激光选区熔化设备成形机时累积突破50万小时,具有丰富的金属增材制造批量产品工程化应用经验。公司成形零件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多项重点工程,涉及c919等军民用大飞机、先进战机、无人机、高推比航空发动机、新型导弹、火箭、空间站和卫星等,且已实现批产和装机,产品性能良好。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金属增材制造与再制造技术全套解决方案,业务涵盖金属3d打印原材料的研发及生产、金属3d打印设备的研发及生产、金属3d打印定制化产品服务、金属3d打印工艺设计开发及相关技术服务等。
(4)品牌及客户优势
公司增材制造装备良好的操作性和完善的配套设备,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公司3d打印零件产品实现批量装机应用或支持多项国家重点型号工程的研制。在航空航天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来自中航工业、航发集团、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大型集团下属单位的收入分别为9,194.22万元、10,867.28万元及17,552.04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5.27%、49.41%及60.22%,复合增长率达到38.17%。2017年11月,公司与空客公司签署长期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4月公司与空客公司签署a330-neo飞机高温合金零件工作包协议,2018年8月,公司与空中客车(北京)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签署a350飞机大型精密零件金属3d打印共同研制协议,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的合作日益深化。截至本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已与中航工业、航天科工、航发集团、航天科技、中国神华、空中客车等国内外下游应用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涵盖了航空发动机、飞机、航天、兵器、核工业等科研院所和制造厂商,知名度日益提高,具备较强的品牌和客户优势。
2、发行人的竞争劣势
(1)相比国际知名同行,公司业务规模偏小且面临资金瓶颈
公司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行业内国际知名企业相比,公司业务规模偏小,仅靠自身积累难以充分把握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增材制造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在研发方面,金属增材制造设备作为增材制造领域的高精尖设备,需要持续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同时,在产业化方面,增材制造作为新兴的生产工艺,从工艺模型设计到针对不同材料的工艺参数、过程的控形、制件后处理技术,均需经过大量的试验探索,因此对资金需求较大。仅靠公司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不足以满足公司持续研发创新以及产业化快速发展需要,不利于公司做大做强。因此,进行上市融资、打造良好的发展平台是公司发展的客观需求。
(2)受制于国内整体产业链影响,关键核心器件依赖国外品牌
受制于国内整体产业链影响,国内增材制造装备核心器件,如高光束质量激光器及光束整形系统、高品质电子枪及高速扫描系统、大功率激光扫描振镜、动态聚焦镜等精密光学器件、阵列式高精度喷嘴/喷头等严重依赖进口,激光器市场基本被ipg、rofin等3-4家国外企业占有,扫描振镜市场则主要被德国scanlab公司占有,公司设备的部分核心器件对国外品牌存在一定的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