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西安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未来4年大西安将这样发展!真的太期待!

2022/11/15 6:21:41发布63次查看
未来四年
大西安将如何发展?
将会发生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
小布带来的这条重磅消息
饱含了你所有的期待!
快跟随小布一起看过来吧!
到2021年
西安城市竞争力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排位显著提升
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
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
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日益增强
“大西安”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
近日,《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7—2021)》正式印发。规划范围是西安市行政辖区+西咸新区,规划面积10745平方公里。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
《规划》明确,到2021年,“大西安”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市集聚力、辐射力、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建成。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3万元左右。各功能板块发展定位进一步明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
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6%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以上。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全面建成,“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地位明显提升,进出口总值达到600亿美元,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0亿美元以上。生态屏障进一步强化,治污减霾强力推进,渭河干流消灭劣ⅴ类水体,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制度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率先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5531”计划
大西安将建设国家高端人才培养中心。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吸引更多国内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以人才优势增创发展优势。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5531”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和培养国内外顶尖人才50名左右,国家级领军人才300名左右,地方级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
同时建立重点工程技术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100个,引进优秀创业团队和创新团队1000个,人才竞争力和人才贡献率居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吸引更多海内外高端人才和年轻人。发挥西安教育资源优势,把西安打造成“一带一路”人力资源培养与交流中心、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建设人才评价与职称评定的新体系。在境外设立引进海外人才预孵化基地,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按规定办理2—5年有效期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和居留许可。
推动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
大西安将加快产业业态和模式创新。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西安互联网骨干网的区位优势和网络支撑优势,加快推进九大“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序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创新能力,催生经济发展新业态。到2021年,基本建立具有西安特色的“互联网+”发展新模式。
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积极推广“陕鼓服务”模式,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科技型优势中小企业凭借自身技术、人才优势,开展工业设计服务、科技管理咨询等业务模式,推动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到2021年,全市制造业龙头企业服务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30%以上。
积极引导企业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加快商业模式由b2c(企业到用户)向c2b(用户向企业)创新,支持个人利用网络平台,开展o2o(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交易,激活社会资源,发展分享型经济。
到2021年城乡学校互建联合体达到140个
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实施13年免费教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广“名校+”模式,通过“名校+农校”“名校+薄校”“名校+新校”等多种形式,加快组建城乡教育联合体。到2021年,城乡学校互建联合体达到140个。学前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8.5%左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8.3%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和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全市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
以提升市属高校水平为目标,加大对西安文理学院的支持力度,增强学院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使其学科门类不断完善,设施设备逐步完备,力争成为颇具实力的“西安大学”。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以巩固和深化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并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多组团”发展格局
《规划》提出,要提升区域发展承载能力,秉承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形态、现代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四态合一”的规划理念,在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总体格局下,进一步优化城镇格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建设华夏人文之都、美丽山水之城,打造“魅力古城,品质西安”。
大力优化超大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战略,形成大西安“三轴两带多中心多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
三轴指:南北方向贯穿大西安的古都文化传承轴、科技创新轴、国际开放轴。两带包括:东西横向上的秦岭生态带、渭河生态带。
多中心是指:以西安中心城区为主体,以文化旅游、现代服务功能为主,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建设未来西安城市形象的核心区;以沣东新城科技统筹板块和沣西新城中心商贸服务区、国际文化中心为核心,打造以现代商贸、高新技术为主的新中心;以浐灞生态区欧亚经济论坛、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港务区国际陆港、西安体育中心为中心,打造生态型现代服务东部新中心。多组团涵盖了东部新城、高新科学城等10大新城,纺织城创意片区、军民融合创新谷片区等10大片区,以及50个左右特色小镇、50个左右各类综合体。
构建“364”产业发展体系
着眼于弥补工业、金融、文化三大产业发展短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三廊一角一通道”建设,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364”产业发展体系。
扩大工业投资,建立100亿元工业发展基金,通过参股方式支持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共同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以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股权投入等方式,引导基金向工业领域企业及技术创新项目进行投资,确保工业投资年增长率超过10%。建立健全消费维权体制机制,大力开展“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
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推进西安与全球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到2021年,进出口总值超过600亿美元,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0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内资达到4000亿元以上,在西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00家以上。
打造“7×24”小时全天候综合服务平台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用百姓获得感丈量“放管服”成效。到2021年,“最多跑一次”事项不得低于政务服务事项总数的85%。整合各类非应急服务热线,优化“12345”服务热线功能,打造“7×24”小时全天候综合服务平台。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全流程网上商事登记管理模式。并优化行政区划及开发区体制机制。按照“有利于古城保护、有利于历史文化特色彰显、有利于产业协调推进、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适时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不断优化开发区与行政区的管理范围和事权关系,建立开发区与区县“优势互补、融合共享”的新型合作机制。
进一步厘清开发区与市级部门、区县的责权利关系,建立市级统筹协调机制和项目流转补偿机制,推进开发区之间的有序竞争与错位发展,充分释放开发区的能量和活力。
新增三级综合医院21所
《规划》明确,大西安将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县(区)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搭建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和患者电子病历数据管理中心,建设互联共享的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实现居民全市范围内就诊“一卡通”。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探索全科医生收入与签约履约挂钩机制,确保每万名居民至少有2名全科医生(含中医),实现患者首诊在基层。到2021年,新增三级综合医院21所,新增二级综合医院27所,市级医院床位规模平均达到1000张以上,区县医院床位规模平均达到500张以上。
在城区建立医疗联合体加全科医师模式,在远郊区县建立县镇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模式。综合运用医疗、医保、药品、价格、信息等手段,形成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紧密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首诊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制度,到2021年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
同时,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在全市149个老旧社区安装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西安渭河生态景观区全民健身园区”。到2021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00万,公共体育服务覆盖全民。
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全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100%城市社区和80%以上农村社区,养老床位总数达到6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40%,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比例达到80%以上;健全市、区县、街(镇)、社区(村)四级养老管理和服务网络。
到2021年西咸新区城市人口116万人
大西安将建设国际水准中心城区。重点建设大西安都市核心区,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合理控制中心城区规模,按国际化大都市标准建设中心城区。实施中心城区转型发展计划和古城复兴计划,弱化城墙内行政功能,强化文化、旅游、金融、娱乐功能。建设西咸新区新中心,到2021年,西咸新区城市人口116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达到27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60个特色小城镇,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
积极推动远郊县域发展,到2021年,7个远郊区县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达到3000亿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和随迁家属、城中村和棚户区人口为重点,全面放开副中心城市、城市组团和建制镇落户限制,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居住落户。
大西安将积极申请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和区域综合改造、人防工程、地铁建设、城市线网落地等工程,建设约22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加快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雨污分流管道改造、环卫公共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扩建、新建污水处理厂2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8.6万吨/日。新建污泥无害化处置厂6座,日处理能力1500吨。新建再生水利用管道88.6公里,日增再生水利用量10万吨。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到2021年,五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四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和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并投入运行,城市生活垃圾集中收运覆盖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前端分类覆盖率达到95%,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2%。
打造“三廊一角一通道”产业发展格局
打造“三廊一角一通道”产业发展格局。
建设以高新区为引领,“高新区+航天基地+沣东新城+沣西新城+大学城+科研院所”等区域为依托的科创大走廊,打造“创新增长极”;
以经开区为引领,“经开区+高陵组团+临潼组团+航空基地+富阎板块”等区域为依托的工业大走廊,打造“工业增长极”;
以曲江新区为引领,“曲江新区+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白鹿原+临潼景区”等区域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大走廊,打造“文化产业增长极”。
建设以高新科技金融区为核心—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曲江浐灞文化金融、新金融试验区为支撑的金融“金三角”,打造“金融增长极”。
建设以“国际港务区+空港新城+浐灞生态区”等区域为依托的对外开放通道,打造“开放增长极”。
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6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分别达到3000家和20000家,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7%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6%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以上。实力大幅增强。
到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较2016年翻一番,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0家以上,成为创业板、中小企业板、新三板等上市挂牌企业的主要群体。
2021年民间投资突破5000亿元
积极推进国企改革“五项试点”,加快“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促进市级部门与所属国有企业脱钩。并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定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
西安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