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才重实效 留人才出实招(一线调查)
核心阅读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西安市作为我国人才集聚高地,拥有科研机构3000多家,每年在校大学生120万人,但长期以来人才资源开发水平不高,“孔雀东南飞”现象是常态。去年以来,西安市出台了力度空前的人才政策,力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的智力引领。新的政策包括哪些内容?实施效果如何?
推出系列人才政策,彰显“西”引力
33岁的宋杰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一家科研机构担任首席科学家。近一年来,宋杰多次回国,为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扎根西安做准备,“西安的人才政策给了我们许多便利,让我们可以专注于科研。”宋杰说。
宋杰回国研究半极性氮化镓基绿光发光二极管技术并将其产业化,除了能获得2000万元的项目投资,他的团队还将获得西安市奖励的300万元项目配套资金,“我举家搬来西安,还会获得50万元的购房补贴,爱人的工作和孩子的上学都会得到妥善解决。”宋杰说。
给予100万元到500万元创业支持、购房优惠20%、减免所得税、落实配偶就业、按意愿选择在市内落户……2017年,西安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优”的人才政策,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等方面,对人才支持政策进行专项统筹、升级管理和深度优化。
“西安出台的人才、户籍、创新创业等系列政策,突出服务功能,最大限度留住各类人才,使西安成为海内外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福地’。”西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敏说。
截至去年11月底,西安市新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13名、国家级领军人才42名、地方级领军人才65名,落户18.6万人;9名院士与企业签订了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合作协议。
此外,西安创新招引方式,持续吸引各类高端人才:设立政府特聘岗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面向全球、全国选聘一批高层次专业性管理人才担任市管领导班子副职和聘任制公务员;为重大招商项目设立招才引智专项小组,跟踪解决人才引进政策、配套服务保障工作;设立西安驻海外人才工作站、海外高科技孵化器和海外联络站,引导和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本助力人才项目等。
实施新的户籍政策,“西安诚意”令人心安
“我从面试到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只用了两天,西安的效率太高了。”天津医科大学毕业生张妙妙向记者感叹道,她参加的巡回招聘会现场,有31家事业单位带编制直接招聘,取消了笔试等环节,面试后第二天她就被西安市第九医院正式录取。
原来,不久前,西安市放宽单位、社区集体户的家属随迁限制,通过学历、人才、投资纳税落户的,都可以同时举家迁入。
2017年3月起,西安市放宽了大中专学生落户条件,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国民教育同等学力、留学回国人员,只要愿意在西安市就业创业并定居生活的,都可以在市区落户。新政策落户门槛低、流程优、限制少、效率高,成为全国最优惠人才落户政策。
截至2017年底,户籍新政策实施以来,西安共计迁入新增人口25万余人,同比增长340%,西安“西”引人才效果初显。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明确要求,西安的户籍服务要成为全国最优,不优不收兵。
此后,西安再次升级户籍政策,大幅简化落户流程、提升服务标准和服务效率,包括学历、人才、购房等7类主要落户申请所需的证明,由原来的46项减少到14项,减少69.6%。在户籍窗口“一站式”办理,所有个人落户申请均可当场办结;对在校大学生落户开辟绿色通道,公安机关每学期主动入校开展宣传、受理业务。
助才创新创业,打造“筑梦空间”
28岁的创业者张绣月在今年年初决定回到西安创业。“行业竞争小,发展潜力大,‘一带一路’的利好,各类优惠政策逐步完善,这些都是我选择回来创业的原因。”张绣月说,在她和朋友的陕西创业群中,“讨论最多的就是西安的创业就业政策,有不少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们咨询我们西安的创业环境,都想毕业后来西安施展拳脚。”
为进一步明确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吸引创业创新人才,西安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建设众创载体及提升服务提供支持。比如,筹划设立30亿元的西安创业投资种子基金,鼓励高校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人员在完成岗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兼职兼薪,并积极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创业投资。
“看起来都很年轻啊!你也是‘90后’吧?”王永康每个月雷打不动的一项活动,就是与高校院所、青年创业者座谈交流。2017年,他的脚步遍布西安市高校、企业、创业街区和投资孵化机构。这样做就是希望走近广大创业青年,了解“双创”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充分发挥西安的大学生、院士、校友、科教人才、海归五支力量作用,共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西安的“创业咖啡”从寥寥无几到遍地开花、迅速发展,经开区创业街、曲江创客大街、长安双创中心等一批众创示范街区成为城市中最亮眼的景色,聚集了各类双创载体、咖啡业态、文化创意、展厅等各类创新创业要素。
2017年,西安累计建成众创载体422个,总面积1389.5万平方米,入孵企业11529家,吸引创业就业人数超过22万人,融资31.7亿元。西安初步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基地、园区”全链条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
如今,“孔雀”开始调转方向,出现“还巢”现象和“向西飞”的趋势。据了解,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一年来,引才聚才效果初显,初步统计引进各类人才近21万人,其中国内外顶尖人才13名,国家级领军人才42名、地方级领军人才65名,还有3000多名外籍专家长期在西安工作。
本报记者 王乐文 龚仕建
(孙睿楠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