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西安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西安高家大院游记+简介

2024/5/16 23:04:06发布11次查看
高家大院是一座特别的宅院,说它特别是因为它不像别的宅院处在好的啤酒位置,而是坐落于回民街,一个来往游人如织的地方,所以大家去回民街吃东西,几乎都是可以看见的,另外这是一个榜眼的府邸,里面建筑雕工了得,可以去看看。
在热闹的北院门,高家大院真心不那么起眼。如果光线再昏暗那么一点,我可能压根儿看不到门楣上的“榜眼及第”四个字,也当然而然会错过这个藏在巷头陌尾的景点。
北院门的这座高家大院是西安市保护最完整的民居院落之一,是高岳崧的故居,占地4.2亩,居住面积2517平方米,房屋86间,其中对外开放的有56间。论规模,其实算不得大,比起扬州的盐商,只能算是小户小院。大院的主体建筑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算算也有四百多年历史了。
高岳崧的父亲高景清由太学生议叙道员,赏戴花翎,是个在当地出名的义舍财、保乡梓的乡绅。高岳崧幼年时,即嗜好看书写字,擅文长书。同治八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同治十年,应礼部会试,考中进士。殿试御赐一甲二名,授翰林院编修。
关于这座大院的来历,有说是高岳崧于崇祯十三年高中榜眼,崇祯赐他这座宅院。不过明末的崇桢忙着应付李自成和满族人,缺兵少饷,皇帝有没有这个闲心,有没有这个闲钱给榜眼赐宅子,还是两说。
大院的门很小,“榜眼及第”的匾有“乾隆御笔”的印章,可见这座宅子由乾隆所赐,可能还靠谱一些。不过,匾额很新,大概是复制品。进门以后,就是一个砖雕影壁,小小的院落,高挂着大红灯笼。售票处就在影壁前方,同时还售卖秦腔和皮影戏的票,票价不贵,15元每位。
大院是一座三院四进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群,典型的陕西民居风格。青砖砌筑,白灰抹缝,青瓦覆顶,木柱木门木窗格,大气堪比山西大宅,精致处又有些徽派建筑的韵味。
庭院不大,两边分别是南北客房,南面是宴客厅,这里是主人招待宾客、举行宴会的地方。宴会时有堂会助兴,所以把宴客厅设置在戏台旁边,很轻易就能够宾主尽欢。两边还有两排包厢,可以上二楼,应该是当时的主人宴请身份尊贵的客人用的。
戏台是后来修复的,秦腔就是在这里表演。不过我们来得并不是太凑巧,秦腔是赶不上了,皮影戏正好在游览完大院后可以看一场。走出宴客厅,南路二进院落由过厅和东西厢房组成,过厅是主人会客或举行礼仪活动的地方,正门上悬着“迎紫”的匾额。走进去,正中摆放着木雕的屏风,上面刻着著名的《兰亭序》全文,主人大约不会是附庸风雅,而是真正的儒雅吧?
静远厅是女主人的会客之所,有一架木雕的屏风,没有用上彩色的油彩,与大院的整体风格十分吻合。第四进院落正房与厢房都是两层,显得高大宽敞,一看而知这是大院最核心的建筑了。在中堂居中,是主人夫妇的卧室,十分宽敞。
两侧是南北厢房,其中北厢房比南厢房略高十五公分,因为古时以男子为尊,而北厢房是给少爷居住的,陈设也略宽敞一些。南厢房是女子的绣楼,楼梯很窄,如果缠了小脚,上下楼梯真的不方便,难怪古代的小姐们在绣楼上一呆就是一整天,下楼真心是有点危险的。在中堂北是书房,再往东有省室。高氏七世为官,家教十分严格,犯了错的家人,就须在这里反省,大约跟面壁思过差不多的意思吧。
省室一侧是画楼,外侧有一个狭长的小庭院,古井一口。规模并不大,与江南那些宅子的后花园不可相提并论。但地锦攀援,绿意盈盈,为平实的砖木也添了一点生气。登上侧面的楼梯,可以看到书院门熙攘的人群,听到热闹的嘈杂声。月亮门也是砖雕,刻着“文章结友”四个大字。想来大院的主人是很喜欢结交朋友的,不知道当年是不是高朋满座。
再往东走,这里还有高家的宗祠和一座小小的四方形庭院。院中有一些陕西民居的旧物,应该是其他地方拿过来的。高氏的书塾名为“养正书塾”,想来是高氏希望后人学书先学做人,修身养性,持心公正。私塾的东侧是养心阁,这里是塾师的居所。
看看时间,皮影戏的表演也快到了,于是就前往宴客厅了。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奇特的戏曲艺术,在陕西关中地区十分流行。这是一种用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曲调唱述故事。陕西最流行的当然是秦腔,歌声高亢。
西安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