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安专业水质化验,越来越频繁的人类活动对河湖污染的加剧,河湖水生态环境退化日趋严重,河湖生态健康评估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河湖健康的评估始于水质的监测,最早只有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浊度等几项指标。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废水大量进入水体,又引入了有机物、重金属、氮、磷等指标。
理化分析法检测准确,但只能反映特定条件下的水体状况。并且河湖中的多项化合物参与的各种复杂作用,如协同、拮抗作用等,水质化验,给河湖水质理化指标的监测带来巨大困难。
由于水生生物是水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危害程度,有效实现水环境监测目的,因此,开展水生生物的监测已势在必行。
指示生物如何指征水污染?
行为特征大量研究表明,在人为设计污染水区和非污染水区的迷宫回避装置中,未经训练的鱼类在受到亚致死剂量的有毒污染物刺激时,能主动回避受污染水域,游向清洁水区。
数量特征在稳定的水体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多,个体数量适中;但若水体受到污染,则敏感指示生物种类的数量减少甚至消失,而污染种类个体数量大增,形成优势种。
种群、群落特征人们常常以各类水污染指示生物群在群落中所占比例作为判定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以藻类为例,绿藻和蓝藻数量多,甲藻、黄藻和金藻数量少,往往是水体污染的象征。反之,则说明水体质量向好。
遗传特征水体污染可能造成指示生物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的破坏,导致机体畸变、癌变。
形态特征人们可以利用某些指示生物的生理指标对水体污染进行定性分析。如牡蛎肉体颜色的改变可以反映海水中铜离子的污染。